法棍的制作,首先從要從配料開始,它的材料很簡單,稱量起來也很快捷。一般會把干性材料和濕性材料分開稱,但是法棍的酵母需要另外稱,因為法棍的水溫要求比較低,如果酵母和干粉一起加進去攪拌,酵母的發酵活率低,發酵會慢。
攪拌好的面團的溫度不能超過25℃,超過25℃的話,面團就失敗了,只能當老面團了。所以攪拌面團時水溫要控制好,一般會用面團攪拌完成的最佳溫度乘以3等于的溫度減去室溫溫度減去面粉的溫度減去攪拌時間就等于水溫。攪拌好的溫度是25℃,基本發酵室溫28℃發酵1個小時左右,發酵時面團過于溫度低,為了讓發酵溫度均勻,讓面團增強面筋,發酵過程中進行一到兩次的翻面。發酵完成的面團很有彈性。
一般法棍的重量基本都在300克左右,通常會將面團分割稍稍滾圓,松弛15分鐘左右,進行成型,法棍的成型手法看似簡單,但是做起來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,成型的基本功需要好幾年的練習才能勝任。成型好的法棍面團一般會放入發酵布,折成凹槽形,這樣的話面團發酵起來比較圓潤。
最后發酵常溫28℃的室溫發酵30分鐘左右,不需要發酵過于太大,因為法棍面團吸水量較大,發酵多大會影響操作和口感。通常會將發酵好的法棍用木板移到烘焙布上面,烘烤前需要裝飾,法棍一般會在表面灑上低筋面粉,劃上刀口去烘烤,一般根據面包的長度來劃上刀口的,長70厘米的法棍,劃上7刀,50厘米的劃上5刀,30厘米的劃上3刀或1刀,劃法式刀口很講究的,要求破皮不破肉,如果掌握不好,就會導致刀口不美觀。畫完刀口,烘烤,烘烤法棍也是很關鍵的,烘烤時噴蒸汽,讓面包表皮脆,讓面團膨脹有光澤度。
一般烘烤法棍溫度較高,230℃噴蒸汽烘烤25分鐘左右,從裝飾到烘烤的動作要求連貫,時間刀口和外觀會有影響,比如刀口發酵過大,表皮干燥,影響上色等。烘烤完的法棍在兩小時之內都是很脆的,超過兩小時的法棍還可以加工成三明治,披薩法棍面包來吃。
烘趣烘焙學校靠譜烘焙老師給出小竅門:
1、法棍的烘烤要注意帶蒸汽烤,開烤的時候要往烤箱里噴幾次水,這樣烘烤,面包表面不會太硬太干的。
2、剛出爐的面包聞起來香,那是奶油的香味,面包本身的風味要在完全冷卻后才能品嘗出來。
3、黃油的用量:傳統的法棍里不含黃油的成分,為了處理面團時不粘案板,加了少許黃油在里面。(傳統的法棍材料可以試一下這個比例:高筋面粉250克,低筋面粉50克,砂糖1/2大匙,鹽1小匙,酵母1小匙,溫水190克。)
4、法棍的整形:最關鍵的地方是封口處一定要捏緊,兩次折疊面團都要將相連的面團壓實、捏牢。如果捏得不緊,烘烤的時候受熱膨脹后容易松散、邊緣脫離。